丽水:落实“八项举措”任务清单
2020年09月14日 15:57:21 来源: 丽水市委组织部 作者:

  为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着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实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切实助推全市高质量绿色发展,当好“重要窗口”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为此,丽水市大力选派干部下沉一线,积极推动重要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着力提高干部服务企业能力,大力选树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打好“两战”专项考核等,结合了丽水组织工作实际,细化制定任务清单。

微信图片_20200914150016.jpg


  大力选派干部下沉一线。继续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战场”的力量调配,在前期市县选派2030名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基础上,进一步从发改、建设、经信、商务等涉企部门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驻企服务员,力争实现各类企业全覆盖。

  积极推动重要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全链条管理干部的优势,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聚焦聚力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争先创优行动”“抢时间、补增量”“三服务‘365’专项行动”等重要举措和“五减”等惠企政策落实落地。

  着力提高干部服务企业能力。组织举办100个“绿色专班”,进一步建强“两山”理念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开发一批“两山”理念精品课程,挖掘一批助力复工复产化危为机的典型案例,通过理论、现场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着力提高干部把握经济规律、研判经济形势、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本领。

  大力选树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以助力复工复产为重要内容,与评选“最美公务员”、及时性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等评比表彰相结合,组织开展“三敢三比”争当“丽水之干”模范集体和先锋人物大比拼活动,年底进行评比表彰。

  深入开展打好“两战”专项考核。对标省“一图一表一指数”赛马机制,聚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市委市政府季度工作指标要求,科学设置助力复工复产考核项目,经常性走企业“出现场”,考准考实干部在助力复工复产中的实绩实效和形象口碑。

  突出加强专项考核结果运用。大胆提拔使用服务企业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确定为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按有关规定优先给予嘉奖、记功奖励,适当提高当年绩效考核(平时考核)奖。各地各单位统筹的职级职数,重点向服务企业表现突出的公务员倾斜。

  大力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把助力复工复产作为发现培养年轻干部的“赛马场”和“试金石”,在全省统一组织的专项遴选中,市级机关推出不少于8个职位专门面向助力复工复产表现突出的基层公务员;在全市统一组织的公开遴选、选调中,把助力复工复产作为差额考察的重要内容。

  加大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力度。建立实施容错裁定机制,切实为服务企业敢抓敢管、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对干部在助力复工复产中产生的过错、受到的举报,组织上及时跟进、开展调查、作出裁定,该容错的容错、该澄清的澄清,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加强对服务企业干部的基本保障。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待遇,对干部工作的现实困难作出回应,对干部在驻企服务中产生的交通、伙食等费用,参照差旅费管理相关规定报销,或参照其他类型派驻指导政策补助。

  将助力复工复产作为“包乡走村”重要内容。要求县处级领导干部、市县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在“包乡走村”中,也要走企业、服务企业,乡镇书记交流会、村社书记擂台赛安排助力复工复产专题进行交流。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服务企业延伸。健全完善“党建统领+四个平台+全科网格+集成服务”基层治理模式,将服务企业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员帮帮团、产业党建联盟、攻坚服务队等,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牵线搭桥、拓展销路,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步伐。

  集中开展“助力复工复产”主题党日活动。将助力复工复产作为二、三季度党支部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助力复工复产,组织专题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开展志愿服务。

  深入开展“抗疫情、促发展、当先锋”行动。充分运用“六小工作法”“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等做法,推动深化落实“三联三会”“五必谈五必访”等制度,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防范化解劳动用工领域纠纷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组织开展两新党建指导员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市县选派的2200多名两新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宣传解读金融、税收、用工等惠企助企政策,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稳经营强队伍。

  推动形成两新党建助力复工复产合力。充分发挥两新党建体制机制优势,整合调度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的力量,协调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作用,形成助力复工复产合力。二季度,以助力复工复产为主题,组织一次两新党建“互查互学互比”专题活动。

  讲好助力复工复产“两新党建好故事”。深入挖掘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助力复工复产化为危机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两新党组织、企业和职工增强信心、共克时艰。

  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引才用才力度。举办高级人才联合会活动,做好高层次人才企业政策宣传和服务工作。组织本土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外创业创新高地和大型科创企业考察学习。牵头抓好“人才助企行动”,上门宣讲人才强企理念、人才竞争形势。

  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引才工作实效。精准指导企业用好顶尖人才库,大力推进“云招聘”活动,推进“一件事”改革,完善优化“网上人才服务”流程,实现人才服务事项“零次跑”。全面梳理现有人才计划申报模式,组织实施“绿谷精英”人才项目申报。推动人才奖励资金容缺受理,明确兑现进度比原定受理时间提升20%以上。

  不断拓宽企业引才渠道。建立校企人才合作长效机制,举办“千名大学生专场招聘活动”,组织企业赴高校集聚重点城市开展校园招聘。加强沟通对接,争取“青年才俊浙江行”活动走进丽水并取得实效。

  着力降低企业引才成本。鼓励企业通过保留薪资待遇、延长合同期限等方式留住受疫情影响无法回丽高层次人才,未上岗期间企业所付薪资待遇,财政资金按照20%的比例给予企业资助。对新入选“绿谷精英”A、B、C类创新人才项目,分别按引进人才年薪的70%、60%、50%给予企业引才补助。实施“菁英人才储备计划”,对市、区内企业从国内外院校遴选的优秀在校生,给予企业实际支付费用50%、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补助。

  持续加大对人才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落细落实人才创业贷款支持政策,加快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贴息补助和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兑付。加快组建丽水人才科技基金,不断深化“人才银行”模式,2020年“人才贷”投放不低于2000万元。强化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落实减费政策,疫情期间人才创业创新到期的担保项目全部给予续保。

  大力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创新人才项目遴选支持方式,探索“揭榜挂帅”机制,梳理一批影响产业链安全、制约产业链水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需求,遴选合适人才竞标攻关。

  加快推进各类引才用才平台建设。争取列入省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创新中心建设,同时储备2-3家市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创新中心。制定博士后工作站考核办法,编制博士后工作站设站引导目录,推进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评估及申报工作,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扩大进站博士后数量。

  深化开展部机关“三服务”活动。严格落实“三张清单”工作要求,结合组织工作经常性深入企业开展组团服务、精准服务,力所能及帮助企业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和困难。

  建立全市组织部门助力复工复产工作调度机制。市、县组织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长分条线具体负责,原则上每周调度一次,及时掌握推进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责任编辑: 项佳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