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半,杭州市半山互通收费口的车流依然没有停息,浙江骨伤医院(杭州詹氏中医骨伤医院)的党员志愿者每天24小时、“三班倒”地值守在于此,对路经所有车辆内的司机及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并为异常情况提供第一时间医务指导。
“有没有到过疫区或者接触过疫区内人员?”“请测一下体温,谢谢配合。”因为反复说这两句话长达6个小时,党员医生张从福的嗓音已经有些沙哑。收到疫情防控任务后,他主动要求分配夜班任务。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该我上的时候容不得半点犹豫。”
“我们这些党员就是要在这‘北大门’组成一道‘铁闸’,疫情不消、我们不退。”党员志愿者的誓言震耳发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越是严峻就越考验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志愿抗击疫情我带头报名。”1月21日春节前夕,一场特别的党员大会在詹氏中医骨伤医院召开,说出这句话的是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詹振宇。随后,医院接受杭州市拱墅区卫健局统一调度、服从安排,协同做好抗击疫情服务工作,对周边老年人居多的老年公寓等场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医院还主动请缨承担了拱墅区唯一高速出口——半山互通出口的设卡防控工作,全体党员积极响应,争先恐后报名,部分春节返乡的党员提前结束休假,全院90多名党员、青年志愿者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由于多个高速路口封道,导致半山出口的车流量急剧增加,每天都有近5000辆车需要通过,每辆车里几乎都坐上三到四个人,每一位乘客都需要进行体温检测并作基础询问,一旦发现有疑似发热的状况还需要进行二次检测,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尽快疏通车流,志愿者们总是小跑着完成对所有司乘人员的体温检测,跑出了疫情防控的最美“加速度”。
党员医生巫国军就是其中一位,他主动要求参与半山疫情防控点志愿服务,开启了深夜值守的战“疫”,较之前半夜,车流量没有很大,但是气温急剧下降,常在0℃左右,他说:“没事!这点冷算什么,我们党员不能让人民群众心冷!”而来往车辆内司乘人员的微笑和加油都是他坚持下去的不懈动力。
半山收费站的防疫工作在历经544小时后完美收官
党员们的率先垂范,对其他员工也产生了很大的触动。重症监护室护士于存财得知医院需要青年志愿者,也提前结束休假,从老家赶回。下了火车,直接到医院报到,放下行李,就直奔半山收费站防控点。于存财说,“作为重症监护室护士,应该冲在最前面,时刻展现医务人员医者仁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风貌。”
医院妇联主席、“青年文明号”号长刘敏原本已经和江西的母亲商量好要在农历二十九回家的,虽然不是党员,但她也和党员们一样退了回家的车票,连续十多天工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了防控一线的“钉子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毅有为,才是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刘敏说。
作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詹氏的青年突击队员们战斗力也很强。有了党组织的领头,医院团总支、妇联、工会纷纷行动起来,不但发动了55名青年员工志愿参与到一线防控工作中,还建立了战“疫”后备队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轮换。
除支援人员力量外,医院在自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还向社区、小区等重点防控区域捐赠防护服、医用帽、医用口罩及酒精等防护用品,并发挥自身特长向老年公寓等场所提供中药汤剂,帮助体弱群体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