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园区,“Better Medicine,Better Life”(做好药,让老百姓活得更好)被镌刻在大楼醒目处,这是贝达始终坚持的使命,也是高娅琴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款药物从研发、临床试验到注册上市,需要历经上百道程序,高娅琴要做的是把好质检关,它关乎企业信誉,更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在贝达从业12年,高娅琴参与检验的物料过万份,核对的数据达数十万组,准确率与及时率均达到百分百,用一颗“匠心”实现了零差错。
熟悉高娅琴的同事都说“高工”有两副面孔,生活中,她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可一走进实验室便不苟言笑,眼神也变得格外敏锐,“质量检验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跟绣花一样。”工作时,高娅琴心里总是绷着一根弦,特别爱较真。
去年,一批药品出厂前质检时,检测仪器显示一项数据出现异常,这种情况此前从未出现过。一旦质检不过关,就意味着这批几百公斤的药品将全部无法投入市场,影响的不仅是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长期服用此类药品的患者将面临“药荒”。
然而,检测仪器只能显示出了什么问题,至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需要像侦探破案一样去查明。人员、设备、原材料、制造方法、制造环境……一个多月时间,高娅琴带领团队对每一个生产环节逐一排查,锁定了真相——质检中不慎掺入杂质,导致数据异常,药品自身质量不存在任何问题。最终这批药品如期交付市场,确保患者购买的每一粒药都是放心药。
从事药品质检工作后,高娅琴剪去长发,换上白大褂,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装”在实验室,10多年来,每天与瓶瓶罐罐的药剂和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埋头深耕在精细又琐碎的质检岗位上,在旁人眼里十分枯燥的工作,她却干得津津有味。她常说,作为党员和医药人,要有一份家国情怀,这也正是她的“源动力”。
当国内创新药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绝大部分药企都在做仿制药时,高娅琴所在企业研发的第一款药品就是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如果能成功研发,这项创新成果将打破进口药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吃得起安全放心、疗效高的好药。“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高娅琴说。
自主创新的道路并不轻松,高娅琴还记得刚到企业时,质检部门只有七个人,重要的检测设备只有两台,实验室条件也相对简陋。“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都很高。”同事们说,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高工”总是发挥党员表率,争着抢着干。有次,为了不耽误研发进度,高娅琴在实验室里整整连轴转了两个多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检测工作。
2011年,盐酸埃克替尼获批成功上市,填补了我国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的空白,被称为民生领域“两弹一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有高娅琴的付出,让她欣慰的是,这款创新药让无数家庭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去年有位罹患肺癌的老人专门到企业送来感谢信,她在信里说,这款药缓解了病痛,免费用药项目使得像她一样的低收入家庭患者有幸接受先进科学治疗。“每次看到患者脸上绽放出的笑容,我就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高娅琴说。
近年来,高娅琴还参与了国内首个针对肺癌ALK靶点的抑制剂盐酸恩沙替尼等一大批重磅创新药的研发,她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工匠”培养对象等一系列荣誉。一份荣誉,一份责任,得知自己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高娅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尽管距离赴京还有一段时间,高娅琴早已进入到新“角色”中,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走访调研医药行业,听取大家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与建议,并通过企业党群服务驿站,联络所在片区的企业和社区,把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一字一句写在笔记本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为未来的美好生活献计出力。”高娅琴说。
高娅琴(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