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观点>>出资人说 >> 正文
爱科技感,更爱人情味儿
2018年06月22日 12:49:15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 王枫林

  滕达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青联常委、厦门市青联副主席、市政协常委,曾被聘请为第29届奥运会信息网络安全专家。2016年美亚柏科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Q: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才刚刚开始普及,那时候您是如何想到进军电子数据取证这块完全空白的处女地?

  A:上中学的时候,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兴趣的两件事——航海模型和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其中,航模课是我日后产生研究警用无人机这想法的萌芽,而接触计算机,成为了美亚柏科向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厦大毕业以后,我更加坚定了在这方面创业的决心。1996年,我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以组装计算机等硬件业务为主。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不断下跌,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公司很快就遇到了发展瓶颈。

  兴趣很重要,机遇同样重要,公司迎来真正的“春天”是在1999年,当时我接到了市某部门的一个项目,他们委托我们公司开发一项关于信息安全的搜索技术,一年多后我们完成了任务,国家某部的一位领导评价我们“填补了国内此项领域的空白”!这个评价让我豁然开朗,在国内搞电脑硬件好像前途不大,而软件想象空间漫无边际,应该更有可为。

  于是从那时候起,美亚柏科资讯科技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美亚柏科的主营业务。

  进入这个行业后,慢慢地,我们也开始从代理产品向自主研发转型。现在我们的核心技术全部都是自主创新研发的,所有产品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些方面还走在国际前列。国家信息安全是第一位的,在关键领域,必须使用我们自己的技术才放心!

  Q:2015年,美亚柏科将党群建设作为公司稳定健康发展的支撑体系之一,写入了公司发展战略中。作为董事长,您如何看待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A:党建工作对于企业的影响,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党的方针政策始终是企业的决策导向。举两个例子,我们公司党委紧跟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了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决策,这个决策引导我们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致使这两年海外市场的收入不断提升,打开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瓶颈。另外我们也在积极配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开展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业务,支撑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另一个例子是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公司党委牵头提出了美亚柏科内部创业A计划和外部创业X计划。“A+X”计划是通过“对内”“对外”两个维度推进创新创业:“A计划”主要是聚焦公司内部员工的创新和创业,鼓励内部人员创业“人人争做CEO”;“X计划”则是为社会和学生提供众创服务,聚集外部的创业团队,挖掘创新创业项目。

  可以说,在美亚柏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是把党建工作列入公司发展战略整体去谋划的,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地融入到了企业的决策当中,最终来保障企业的运营。

  第二个方面,我认为党组织是企业的人才库。在美亚柏科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占了半壁江山,近年来,公司党组织、党员为推动公司研发、经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像我们的党员王志永,他利用业余时间去专研,协助公司完成了全系列产品和技术的国家专利申请,被大家称为“专利管家”,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美亚柏科可以说成功走出了一条“代理—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转型升级之路,掌握了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多项核心技术,使公司所有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公司拥有的24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中,党员主持和参与的就有近70项。在我们公司像王志永这样的党员就有很多,他们都立足岗位,在公司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也对公司的发展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方面,党建是美亚柏科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所从事的是信息安全和电子数据取证这个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我们对于员工的组织纪律、思想意识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与网络安全密切相关,这也要求我们要自觉重视凸显公司的政治属性,增强员工的政治素质,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稳定、激励员工的最有力武器,党建工作可以给我们的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提供保障。党建工作搞好了,党员、员工思想素质就有了保障,我们的客户才能更加放心,更加地信赖我们。

  Q:经过多年实践,美亚柏科形成了一套“五共”党建工作法,如何理解它?

  A:“五共”指的是管理共抓、队伍共建、发展共促、责任共担、文化共育,这是公司党委长期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实践后得出的一套工作法。2013年赵乐际部长带调研组到我们公司参观调研,当时我们很详细地跟赵部长汇报了公司的党建工作,赵部长一行对美亚柏科的这些做法和成效都表示了高度的认同。作为董事长,我对公司党委及党员能够围绕企业发展去思考而开展工作的做法表示赞赏和感谢,对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表示荣幸和自豪。

  在我们公司,党建工作和公司管理、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保密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环节相互结合。党委联合人力行政资源中心设立了“协理制度”,帮助公司培养骨干人才。协理人选党员优先,这样既能保证组织纪律的正确性,也能真正做到我们一直承诺的党员优先培养的理念,让党组织以及党员的正能量散播到公司的每个角落,让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激活企业中的活跃因子,也能很实在地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这些也让我看到并相信了“党建强则企业强”。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我曾经提出“党建工作是美亚柏科一笔重要的财富”,并且还承诺过“让党建工作在美亚柏科毫无障碍”,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比如,公司先后投入50万元左右,建成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里包含成果展示区、文体活动区、学习区、休闲区、餐饮区等等,为党建活动提供了经费和场地的双重保障。

  Q:作为处于信息安全和电子数据取证这样特殊行业的企业,美亚柏科是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其社会责任的?

  A:作为电子数据取证和网络空间安全行业的企业,我们把“用数据打造‘无贼天下’”作为我们努力的目标,致力于服务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服务民生大众,引导员工当好信息时代的安全“红客”,与相关部门一起肩负起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大众民生的社会责任。举个例子,去年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六个专项治理”的号召,承担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平台、网络诈骗防控平台、应对群防群治的“群防家”平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等事关民生服务的平台建设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部分党员毛遂自荐、主动担当,希望这些平台能够尽早上线服务民生。比如,以公司党员许琨等党员骨干力量组成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项目小组,克服了长期驻点封闭开发、加班加点等困难,创造了美亚口碑。在党员、员工主动担当的同时,公司相关的激励制度支撑和保障也为乐于付出的员工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倚重。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2008年党员黄正勇带领团队参加北京奥运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顺利保障了奥运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我们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党员主导的紧急支援队伍,赶赴灾区连续奋战两个多月,协助发现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他们说: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申强:我和滕达董事长一起共事20余年,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始终保持爱国之心和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市政协常委,他经常结合自己的技术专长和对IT产业的了解,向政府积极建言,诸多提案都曾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项会议研究或调研。他对企业党建工作也十分支持,他提出“要让党建在美亚柏科毫无障碍”,从场地经费时间等多方面给予保障,我非常感谢他对我们企业党委在工作上的支持。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中心副总监吴芸娟:他是一位技术型管理领导,公司战略规划达成所需要的任何一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中,他都以技术专家的身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提供建议,并尽可能参与重大节点的分析研讨。董事长热爱公司,走到哪儿都心系工作,在他“如果这是你家你怎么处理”的家文化感召下,美亚柏科才有了如今大家感叹的“有科技感又很有人情味的公司”。

  记者手记:“铁骑”之心

  尽管这是我第三次走进厦门美亚柏科,但这家企业对我而言总有一种神秘感。

  尤其在充满浓郁科技气息的美亚柏科大数据实验室里,随处可见一系列关于大数据的神奇应用,比如可以通过对股市信息传闻的检测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帮助有关部门实现对P2P网贷的严密防控;比如可以通过对网络传播态势、违法信息发现等,帮助有关部门实现网络舆情分析等等。

  而打造了如此强大的网络信息安全“防火墙”的人,正是我这一次要采访的对象,美亚柏科董事长滕达。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互联网产业刚刚起步之时,滕达和他的团队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进军了电子数据取证这片新蓝海领域。那时候上网搜索资料非常困难,不要说中文材料,连英文版的都少之又少,滕达和其团队只能通过出国参加各种各样的展会、研讨会学习。“现在看来也算难以想象,我们的第一个产品原型是在软件园一期地下车库里手工敲出的,但这也标志着在电子数据取证领域我们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设备。”滕达说。

  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在滕达身上也是无一例外地验证了这一句话。

  2009年时国内创业板推出,一心想抓住机遇的滕达却万万没想到,这条上市之路会走得如此艰难,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就是“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此话毫不夸张。

  总结这条路起码经历至少两个大坎:首先是上市公司必须证明确属内资企业,但美亚柏科最早的创始人是滕达的母亲,由于身份中途变更为香港居民而遭到没有部门愿意开出内资企业性质证明的尴尬处境;由于业务特殊性带来的递送年报的过程同样十分痛苦……

  “在2010年底过会之前的半个月,我和所有人都在宾馆里,每天排练在上会时可能被问到的问题,疲劳再加上压力,最后到上会时不少人都病倒了。”滕达告诉我,2011年3月16日这一天,现在回想起来,对他来说还宛如昨天,他亲手在深交所敲响了美亚柏科的上市钟声。美亚柏科也成为了全球第二家在电子数据领域挂牌上市的公司,另外一家则在美国。

  短暂的访谈中,我仿佛是看了一部如《中国合伙人》般惊心动魄的创业大片,但这些困难从滕达的嘴里说出,总是那么云淡风轻。

  的确,作为一个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的企业,没有一颗“铁骑”之心,如何打击那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犯罪?

责任编辑: 王昭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