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基层 >> 正文
上海市工商联为“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2021年02月04日 17:08: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作者:

  “十四五”期间上海民营经济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在国企、外资力量较强的情况下增加民营经济对于GDP贡献率?上海市工商联在分析比较了上海民营经济现状后,以书面发言形式向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建议:“十四五”期间应激发企业需求潜力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这份题为《关于“十四五”期间激发企业需求潜力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表示:“十三五”时期,上海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15年的6655.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17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9.3%。民营企业完成税收收入由2015年的2664.80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7.0%),增加到2019年的4868.78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7.1%)。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

  上海市工商联认为,从企业发展实力和质量看,上海民营企业竞争力不够强。从发展规模看,上海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力量较弱。2019年,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高达65.4%,安徽为60.4%,江苏为55.9%,上海为29.3%。从结构来看,民营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尚未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尽管民营高科技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小,行业影响力和引领性不足。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来看,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响的民营企业相对偏少。从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看,上海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不足。市场准入遇到“堵点”,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与国企完全平等的竞争环境,法治环境成为关注焦点,激励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有待完善,民营企业合法财产、合法经营保护有待完善;国企“混改”遇到“痛点”,民营资本相对实力弱、股权占比低,导致缺少话语权,国企民企自由退出的机制还不健全;金融服务财税支持遭遇“难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健全,这使得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难以转化为民间投资。

  上海市工商联认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根源在于缺乏公平、透明、稳定的竞争环境。为此,上海市工商联建议:要扩大民营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开放金融、基础设施、电信、电力、国防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合作合资、收购兼并、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参与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建设,在政策扶持、政府补贴、土地使用、职称晋升、人才等方面与国有企业或公立机构同等对待。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项目的常态化机制。加大对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

  关于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海市工商联建议通过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来实现。通过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支持更多顶尖“硬科技”上市,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新支柱产业”、参与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等激发市场活力。

  关于“混改”,上海市工商联建议,加快出台“双向混改”的负面清单。参照其他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尽快出台“混改”负面清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民企参与“混改”路径。积极探索国资“反向混改”的机制,形成混合所有制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为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上海市工商联还建议,吸引和集聚世界级民营龙头企业。以商育商、以商聚商、以商招商,组织、吸引一批重量级民营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全球拥有话语权的民营龙头企业,带领项目、资金、技术等,深入各重点产业园区考察、对接。引导龙头企业布局长三角产业链。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加快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布局,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基地和产业集群。支持上海民营企业在江浙皖等地设立“飞地”孵化器,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来梦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