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专题 >> 正文
胡同里的“小蜜蜂”
2019年11月25日 10:14:54 来源: 作者: 本刊记者 余建红

  齐南南、刘阔

  北京顺丰速运香炉营业站员工

  亲历:参与“美好生活”方阵游行活动


  北京,北至琉璃厂东街,南到纪晓岚故居,连着大栅栏的烤鸭店与相声馆,都是快递小哥齐南南和刘阔的“地盘”。他俩的“坐骑”是各一辆带斗的电动三轮车,每天在胡同里穿行,不停地把“高矮胖瘦”各色包裹送进大杂院里,那里面有网购的新衣服,也有文件字画。

  2019年2月1日,腊月廿七,临近正午,齐南南、刘阔正准备走出站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迎面走来。当天中午,习近平总书记结束在北京市前门东区看望慰问活动乘车返回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了西城区大栅栏街道一个快递服务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手与齐南南、刘阔的手握在了一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询问他们工作生活情况,并祝他们春节快乐。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对他们说:“我就是来看看你们,你们就是属于最勤的工作,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跑来跑去,日晒雨淋,很不容易,所以我来专门看看你们,并通过你们对全国300万从事快递业的最辛勤的劳动工作者致以新春的祝福!”

  8个月后,在国庆群众游行队伍中,“美好生活”方阵共3500多人,其中约1000名身穿红、黄、橙色T恤,头戴“小蜜蜂”帽子的群众代表欢呼雀跃地从天安门走过,齐南南和刘阔也在其中,用和习近平握过的手拼命地挥动着国旗。那一刻,他们更坚信“小蜜蜂”也在书写历史,更深地感受到“人民万岁”的深刻含义。

  顶烈日经风雨的“快递小哥”,训练时都有人中暑晕倒

  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上过央视《新闻联播》的齐南南、刘阔,这次在国庆游行队伍直播中没能“露脸”,虽有些遗憾,但一谈起国庆阅兵游行,他俩激动的心情仍难以平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次国庆阅兵盛典活动中,队伍亮相时间虽然不长,但背后却承载着无数的辛劳与汗水。

  从7月份接到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的通知,他俩就沉浸在幸福之中。因为有保密要求,对家人也不能说,他俩去训练只好对家人说“到公司总部培训”。

  8月1日开始首次训练。他俩想象应该和读书时的军训差不多,没想到比之前的军训要求可高多了。当天从早上10时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9时结束,住训练基地。第二天从早上7时开始训练,一直到下午5时返程。正是酷暑季节,连他们这些顶烈日经风雨的快递小哥,都有人中暑晕倒。

  齐南南的游行点位是“6001”,刘阔的点位是“6002”。“60”表示第60排,“01”表示在第1列。训练时,要迅速找到“点位”。

  从8月1日开始,每周六、周日肯定训练,每周三是否训练等临时通知,到后来训练时间越来越密,高温天里锤炼军姿,下雨天里淋雨磨炼。9月份三次现场彩排,一般都是下午集结,晚上出发,每次都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候和熬夜。累计加起来的训练时间有一个月,训练的场地也在不停更换,有时一天在车上来回就要5个多小时。齐南南、刘阔说,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一坐上车就能睡着。尽管非常辛苦,但所有参加训练的人都非常认真,经常主动要求加练。

  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的顺丰员工中,有16人来自华北分拨区,其中有一名天津中转场的运作员,每次训练集结他都从天津赶往北京,从来都没有缺席过。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昂扬向上的形象,在训练场上,顺丰方阵是快递行业中被央视记者跟拍时间最多的一个,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执行力和综合素质,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小哥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同时,北京顺丰速运成立了专项保障工作组,从衣食住行到训练日用品都给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为参训员工制订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保证他们的收入不受影响。

  10月1日,当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当他们游行在天安门前时,他俩觉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为了自己的梦想,继续奔跑

  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地提到了“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为基层劳动者和一线奋斗者点赞。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家政服务员,都是新经济业态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齐南南、刘阔所在的快递业正在迎来迅猛发展。过去一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507亿件,数量约占全世界年快递量一半,同比增长26.6%;已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年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近7万亿元。新增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支撑网上零售额6.9万亿元,支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超过3500亿元。

  闲暇时,刘阔喜欢去天安门广场转转。4年前,刘阔第一次从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承安镇的老家来到北京,便直奔天安门广场。那日下着大雪,刘阔在车里既着急又兴奋,“北京啥样的?”

  刘阔在天安门广场两公里外的胡同落了脚,成了北京顺丰速运香炉营业站“快递小哥”。去年,妻子也从老家来到北京,在宣武中医院药房找到了工作。

  齐南南是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人,是北京“新居民二代”。1991年,齐南南父亲到北京一家酒店打工,母亲在路边摊卖菜。1994年,6岁的齐南南从老家来到北京,父亲通过交赞助费使齐南南在北京上了小学和初中,由于没有北京学籍不能参加北京中考,齐南南初三下半学期只好回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老家就读,高中也在锦山一中就读。齐南南直言,作为一名外地借读生,从小有些自卑。

  齐南南也高兴地告诉记者,妻子在北京经营着服装生意,如今他们的女儿在北京读小学,不用交任何赞助费。他和妻子每天自信地工作,女儿开心地上学,日子一天天地变得更美好。国家在不断地进步,北京在日新月异地变化,齐南南有着切身的感受。

  这个城市里的人对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温情,有时给塞个小面包,冬天给一杯热水。送件时,99%的人都会说声“谢谢”。听到这一句,“感觉挺好,这个任务完成了。”刘阔提到,印象最深的是琉璃厂的一位老太太,每次早上发快递,她都给刘阔准备早点。

  齐南南、刘阔现在每月低时有8000多元、高时有13000多元收入,他们在北京努力地奋斗,如勤劳的小蜜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

  休息时,齐南南、刘阔会带着老婆孩子在北京漫无目地穿行,阳光自由地洒在脸上,他们享受着胡同浪漫时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为了自己的梦想,继续奔跑。

责任编辑: 朱琼瑜